top of page

《蒙福篇》憐恤人的人有福了(一)



經文:


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

(馬太福音 5:7)


主耶穌在八福中提到第五個福是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

憐恤是甚麼意思呢?憐恤是一個動詞可以解釋為“憐憫”,“可憐”的意思。憐恤不但只是對人表示關心,而且是要伸出手來幫助人。「憐憫」的希臘文也會翻譯為「動了慈心」,意思是同情與被觸動。


今天讓我們來查考耶穌動了慈心和憐憫人的三件事,來反思我們是不是一個憐恤人的人。

1 醫治瞎眼

耶穌與門徒出耶利哥的時候,有極多的人跟隨他。有兩個瞎子坐在路旁,聽說是耶穌經過,就喊着說:「主啊,大衛的子孫,可憐我們吧!」

眾人責備他們,不許他們做聲。他們卻越發喊着說:「主啊,大衛的子孫,可憐我們吧!」

耶穌就動了慈心,把他們的眼睛一摸,他們立刻看見,就跟從了耶穌。(馬太福音 20:29-34)


這兩個瞎子在路旁喊叫求耶穌可憐,幫助他們。耶穌的反應就是叫他們到祂面前,問他們的需要,然後就伸手摸他們的眼睛,醫治他們。經文清楚說耶穌動了慈心,在醫治的行動前,耶穌是先動了慈心。

當時不只是耶穌在場,還有很多人一起在場。他們同樣是聽見兩個瞎子喊叫,但他們的反應是責備這兩個瞎子,不許他們做聲。

若是我們在場,我們會如何地反應呢?我們會動慈心,幫助兩個瞎子,一起請求耶穌幫助他們嗎?還是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甚至如眾人一樣,禁止他們出聲?我們有耶穌的「耳朵」能聽見人求助的聲音嗎?


2 潔淨大痲瘋

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求耶穌,向他跪下說:「你若肯,必能叫我潔淨了!」耶穌動了慈心,就伸手摸他,說:「我肯,你潔淨了吧!」大痲瘋即時離開他,他就潔淨了。(馬可福音 1:40-42)


當時長大痲瘋的人是被視為不潔的,要被隔離。這個長大痲瘋的,十分清楚和相信耶穌是可以潔淨他,但是頗為特別的是,他先跟耶穌說:「你若肯」,而耶穌又清楚回覆他說:「我肯」。

我們要能夠成為憐恤人的人是不難的,因為我們是按照神的形像受造的。我們的天父是充滿憐憫的,經上記着說:「耶和華,是有憐憫有恩典的神」,所以我們是具有神的性情的,問題只是在於我們「肯」,還是「不肯」。我們有耶穌的「心」願意憐恤人,「肯」去關心幫助人嗎?


3 憐憫困苦流離的人

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在會堂裏教訓人,宣講天國的福音,又醫治各樣的病症。

他看見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,因為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

於是對門徒說:「要收的莊稼多,做工的人少。所以,你們當求莊稼的主,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。」(馬太福音 9:35-38)

我們有耶穌的「眼」,可以看見人的需要嗎?我們願意成為工人,被莊稼的主打發我們去照顧困苦流離的人嗎?

默想與反思


1. 「憐恤」是什麼意思?


2. 耶穌動慈心做了什麼事?


3. 憐恤與我們的「耳」、「眼」

「心」和「手」有什麼關係?


4. 我們是憐恤人的人嗎?

我們一起禱告


神啊,我們願意成為憐恤人的人,求祢開我們的耳朵能夠聽見人心的呼喚、讓我們的眼睛看見人的需要、觸動我們的心滿有憐憫,願意起來伸手幫助有需要的人。我們願意成為祢的工人,被祢差遣,如同耶穌一樣周流四方行善事。


感謝神,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。

詩歌推介

*瀏覽者可揀選在此影片的原本來源觀看影片 (影片來源:

 
 
 

1 commento

Valutazione 0 stelle su 5.
Non ci sono ancora valutazioni

Aggiungi una valutazione
Ospite
21 feb
Valutazione 5 stelle su 5.

感謝主!願我們能有憐恤人的心,用心去感受別人的需要,慢慢地去聽,並且去快快伸手去幫助,不是齋聽,不去做!

學耶穌願意去付出大愛,捨己的精神,我們也成為被憐恤的人!

禱告奉主名求,阿們!

🙏🙏🙏

Mi piace

©2022 by 金言甘雨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