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經文:
耶穌又去禱告,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。
( 馬可福音 14:39)
昨天我們在「求主教導我們禱告」的主題提及耶穌的禱告生活。耶穌會爭取安靜時間與神獨處、耶穌未天亮就向神禱告才開始他一天的工作,在重要的決定上,耶穌會整夜禱告。
今天我們續看耶穌會多次禱告,在馬可福音 14章32至42節記載着耶穌共有三次禱告:
他們來到一個地方,名叫客西馬尼。耶穌對門徒說:「你們坐在這裏,等我禱告。」
於是帶着彼得、雅各、約翰同去,就驚恐起來,極其難過,
對他們說:「我心裏甚是憂傷,幾乎要死,你們在這裏等候,警醒。」
他就稍往前走,俯伏在地,禱告說:「倘若可行,便叫那時候過去。」
他說:「阿爸,父啊!在你凡事都能,求你將這杯撤去;然而,不要從我的意思,只要從你的意思。」
耶穌回來,見他們睡着了,就對彼得說:「西門,你睡覺嗎?不能警醒片時嗎?
總要警醒禱告,免得入了迷惑。你們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。」
耶穌又去禱告,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。
又來見他們睡着了,因為他們的眼睛甚是困倦;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。
第三次來,對他們說:「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吧!夠了,時候到了。看哪,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裏了。起來,我們走吧!看哪,那賣我的人近了!」
耶穌第一次禱告,他的心情是心裏甚是憂傷,幾乎要死,他祈禱天父說了兩句心底話:
「倘若可行,便叫那時候過去。」
「阿爸,父啊!在你凡事都能,求你將這杯撤去;然而,不要從我的意思,只要從你的意思。」
耶穌作了第一次祈禱便去看他隨行的彼得、雅各和約翰,見他們睡着了,就第二次再去向天父禱告。
耶穌第二次禱告是向天父禱告什麼呢?在馬可福音14章39節記載耶穌又去禱告,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。這表示耶穌的心情還未完全平伏,也尚未能有足夠的能量去接受將要面對上十字架的痛苦,所以他兩度求父倘若可行,便叫那時候過去;可以的話將苦杯撤去;然而,不要從我的意思,只要從你的意思。所以耶穌並沒有止於第二次禱告,他見彼得、雅各和約翰還是睡了,他再向天父禱告。
經文記載了耶穌第三次來,對三個使徒說了兩句十分重要的話:「看哪,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裏了,起來,我們走吧!看哪,那賣我的人近了!」這兩句說話顯示耶穌已非常清楚天父的旨意,也知道天父要成就祂的旨意的時間已到,耶穌也預備好了自己勇敢去面對,也相信天父必會與他一同去面對。
多次禱告是非常的重要,特別是在我們遇到困難的事、心中憂傷,極其痛苦、迷惘或是困惑的時候,我們需要向天父一次、又一次的禱告直至我們心中有平安、能夠明白天父的旨意和在禱告裏得着信心去面對。不但是要多次禱告,還要懇切禱告。
在路加福音 22章42至44節記載當耶穌求父將苦杯撤去的時候,有一位天使從天上顯現,加添他的力量。
耶穌極其傷痛,禱告更加懇切,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。
耶穌能夠有身量去承擔面對十字架的使命,願意喝苦杯是因為他多次和懇切向天父禱告。這是耶穌給我們立下禱告的好榜樣,我們要面對什麼重大的事、不能解決的事、使我們憂心和傷痛的事、難以作出抉擇的事,就學習耶穌多次和懇切向神禱告吧!

默想與反思
1 耶穌第一次禱告的時候是懷着什麼心情?
2 為什麼耶穌第二次禱告和第一次禱告向天父說是同一樣的話?
3 耶穌第三次禱告回來向使徒說了什麼?從耶穌所說的話可以看見耶穌在心理上有什麼不同?
4 耶穌的禱告態度給我們有什麼啟示?

我們一起禱告
親愛的主耶穌,謝謝祢給我們作了禱告的好榜樣。我們愈是要得到平安和能力,愈要清楚明白祢的心意和旨意,我們就必須要多次懇切向祢禱告,使我們可以得着智慧、信心、勇氣和力量去面對。
感謝神,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。
詩歌推介
*瀏覽者可揀選在此影片的原本來源觀看影片 (影片來源: https://youtu.be/5SRbnxAX0Aw?si=uXufGZa0-xDz6o_J)
Commentair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