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《救贖篇》釘在十字架上

金言甘雨 - 靈聽版 廣東話

在YouTube觀看

金言甘雨 - 靈聽版 普通話

在YouTube觀看

經文:


耶穌說完了這一切的話,就對門徒說:

「你們知道,過兩天是逾越節,人子將要被交給人,釘在十字架上。」

(馬太福音 26:1-2)


耶穌在教導門徒後,就對門徒說他將要被交出來,被釘在十字架上。據聖經學者研究,從歷史上看,在耶穌基督受難的年代,釘十字架是一種極殘酷、極羞辱的刑罰。這種刑罰是從古代腓尼基人和波斯人開始的,後被羅馬人所採用。但羅馬人只把這種刑罰用於外族人和奴隸。在羅馬人統治猶太人期間,那些搶劫或參與叛亂的人,常被施以十字架酷刑。而且,受十字架刑罰的人,還要被迫將十字架或十字架的横木背到行刑之地,然後被人剝光衣服釘在十字架上。這種刑罰殘酷而且充滿羞辱,使人一想到它就不寒而慄。但是耶穌並沒有逃避,他是甘願死在十字架上,為我們贖罪,成為代罪的羔羊。


耶穌清楚他死在十架上是天父的旨意,他在客西馬尼園禱告他的父說:

「我父啊,倘若可行,求你叫這杯離開我;然而,不要照我的意思,只要照你的意思。」


其實在舊約早已有預言主耶穌是會死在十字架上,在約翰福音 3章14至15節說:

「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,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,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。」


舊約預指彌賽亞必要被高舉 。猶太人在曠野犯罪,神差火蛇咬傷眾人,摩西為眾人代求,然後按神吩咐,製造並舉起銅蛇,使凡仰望銅蛇的人就能立刻得救 ──這是預指人子耶穌基督也必要被高舉,即是在十字架上被高舉,使凡信他的人就必得救。


另外有一個舊約預言記載在詩篇 22篇14至16節是與耶穌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有關的:

「我如水被倒出來,我的骨頭都脫了節,我心在我裡面如蠟熔化。我的精力枯乾,如同瓦片;我的舌頭貼在我牙床上。你將我安置在死地的塵土中。犬類圍著我,惡黨環繞我;他們紮了我的手、我的腳。」


釘十字架是非常殘忍的一種刑罰,罪犯被釘在十字架上,肺部充血不能排氣,並在肌肉間歇性痙攣的極大痛苦中窒息而死。當主耶穌心臟衰竭而死之後,羅馬兵丁用長矛刺破肋旁,流出血與水,分別是心臟和心囊的破裂。這正是應驗了上述的預言。神的寶血如水湧流,為的就是要潔淨世人的罪,洗去我們一切的污穢。


主耶穌自己也曾在約翰福音 12章32節說:「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,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。」


所以主耶穌順服至死,且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是必須的,是預定的,在舊約和新約裡面都已經清楚說明的。神為救贖我們,為祂的兒子選擇了受刑的方式,十字架成為了拯救人類的記號。


耶穌在十字架上承擔了全人類的罪,祂被釘死時,罪也被釘死,征服了由罪而來的死亡權勢;十字架維護了神的慈愛和公義,使人可以與神和好。我們可以看十字架為羞辱的十字架,神使人的所有罪都壓在耶穌的身上,但我們也可以看十字架為榮耀的十字架,因耶穌成就了神對人的救恩,凡接受耶穌的就不再被定罪,征服了罪的權勢和死亡,叫人藉著耶穌的捨己可得着永生。


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輕看神救贖的恩典,我們要好好珍惜,並要常常紀念十字架的救恩,向世人宣講十字架的大能。

默想與反思


  1. 為什麼耶穌要死在十字架上?

  2. 聖經新舊約對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有什麼預言?

  3. 十字架對我們有什麼意義和記號?

  4. 我們有否與耶穌基督同釘十字架呢?

我們一起禱告


親愛的主耶穌,謝謝祢為拯救我們,甘願死在十字架上,承擔我們一切的罪孽、咒詛和過犯,我們要與祢同釘十字架,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。我們要紀念十字架的救恩,以十字架為祢榮耀的記號,我們要作得勝的基督徒,與祢在十字架上一同得勝,不再被罪惡捆綁和壓制,要作神的兒女,一生榮耀神。


感謝神,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。

詩歌推介

*瀏覽者可揀選在此影片的原本來源觀看影片 (影片來源:

 
 
 

1件のコメント

5つ星のうち0と評価されています。
まだ評価がありません

評価を追加
ゲスト
4月22日
5つ星のうち5と評価されています。

感謝天父,差派祂獨生兒子爲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,第三天復活,承然擔當世人的罪,這是不簡單的使命,但耶穌基督也甘願接受這苦杯,就是愛,祂不願一人沉淪,願我們能悔改成爲新造的人,成爲聖潔,沒有瑕疵,作神的兒女,與祂一同享受那得勝的筵席!

當今天我們記念祂爲我們死在十字架上,祂無怨言,默默承擔我們的罪,我們反思我們可以爲弟兄姊妹代罪嗎?求主饒恕我們衹會愛自己,沒有忍耐別人小小的過錯,埋怨身邊的親友,多指責別人,沒有好言相勸,做成不必要的後果,也沒有爲他們承擔他們的惡行,無情地直斥,求主寬恕,像耶穌一樣,無聲的忍耐!

求主給我們有仁慈,忍耐的心去饒恕別人,像耶穌饒恕我七十個七次,無限次,直到他們尋求主的機會!

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禱告,阿們!

🙏🙏🙏

いいね!

©2022 by 金言甘雨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