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
關於為聖徒捐款的事,我從前怎樣吩咐加拉太的眾教會,你們也該怎樣做。
每逢七日的第一日,每人要照自己的收入抽出若干,保留起來,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。
等到我來了,你們寫信舉薦誰,我就差遣他們,把你們的款項送到耶路撒冷去。
如果我也該去,他們可以和我同去。
(哥林多前書16:1-4)
弟兄姊妹,你有試過在十一奉獻以外捐獻給教會或有需要的人嗎?又或者,你試過接受教會或弟兄姊妹的奉獻祝福嗎?
在今天的經文中,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要為聖徒捐獻。哥林多教會為何要捐助耶路撒冷教會的聖徒呢?第一世紀初代教會常遇災禍、饑荒和政權逼迫,使耶路撒冷教會貧困不堪。保羅呼籲教會募捐,一是為扶救貧困的聖徒,二是為讓聖徒彼此互補缺欠,三是藉此使猶太人與外邦基督徒有更緊密的關係,著意叫哥林多教會與其他教會合一捐助耶路撒冷教會的聖徒。
聖經很多論到捐獻的經文。在舊約時代,亞伯拉罕開始已有十一奉獻,後來以色列人也拿出他們一切收入的十分之一獻給神。在這十分之一以外,他們也在其他獻祭或節期中,有額外的奉獻。箴言也提到,我們要以財物和一切初熟的土產尊崇耶和華,這樣,我們的倉庫必充滿有餘。另外,箴言亦有教導,我們的手若有行善的力量,不可推辭,要施予那應得的人。由此可見,我們除了十一奉獻之外,也當有一些額外捐獻。
在這經文中,我們能看到保羅教導了哥林多教會額外捐獻的原則。首先,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要在捐獻上有份。我們要建立基督徒間彼此相助的心志,自願地幫助上帝的家庭,這是我們該做的事。捐獻是基督徒在經濟上幫助人和善待人的表現。
第二,保羅教導「每逢七日的第一日」去預備捐獻的意思,是代表要有系統性的捐獻,也當定期預備。保羅使用的「第一日」,表示預早留著,不要到時才現湊,要積少成多。我們要學習拿到任何收入的時候,就把神的份抽出來留着。
第三,保羅教導「每人要照自己的收入抽出若干」去捐獻,沒有指定最低的要求,也沒有最高的限度,各人按照自己的能力和感動去捐獻。
第四,保羅認為捐獻應找可以托付、可以信任的人去處理,他說哥林多教會寫信舉薦誰,他就差遣誰,把款項送到耶路撒冷去。我們要學習慎重處理捐獻的事,找錯了負責的對象,便會出很大的亂子。
願我們養成捐獻的習慣,從少量開始,捐獻能培養我們自己對身邊人的愛。這不是指你一定要將你的所有獻上才代表你愛神愛人,但我們要學習保持一顆時常犧牲自己去愛人的心。而捐獻就是一個小測試,我們的財寶在那裏,心也在那裏。我們應當作神的好管家,將金錢有效和有智慧地使用在我們生活中的不同範疇。
曾經有一位年青人,他很想以唱歌敬拜服事神,但卻不懂得如何將詩歌唱好,每次敬拜後都很容易聲音沙啞。他雖然很想學唱歌,但因收入不高,沒有多餘資金去找導師學習。後來有一位較年長的姊妹聽到後,願意自己奉獻學費支持他去學唱歌,甚至支持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,無條件地付出。結果這位年青人最後不單能在詩班唱歌事奉神,也在他有經濟能力後,以同樣的方式,奉獻支持其他弟兄姊妹去完成神給他們的召命,建立其他人的生命。願我們每一個弟兄姊妹都能像一家人般彼此相顧,資源較豐富的能補足資源較少或不足的,接受過別人祝福的,也能施恩惠予其他有需要的人。願我們的捐獻成為極美的香氣,為上帝所接納、所喜悅的祭物。
默想與反思
1 你在十一奉獻以外,有否捐獻的習慣?如沒有,你打算如何從一小步開始?
2 你拿到你的收入時,有把神的份,即捐獻的份抽出來留着嗎?
3 保羅教導捐獻有甚麼原則?
我們一起禱告
神啊,感謝祢賜給我的一切,並透過教會和弟兄姊妹將祝福帶給我,我希望建立捐獻的習慣,以捐獻幫助有需要的弟兄姊妹,建立人和互補不足。
感謝神,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。
Comentá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