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亨通(續)


金言甘雨 - 靈聽版 廣東話

在YouTube觀看

金言甘雨 - 靈聽版 普通話

在YouTube觀看

經文:


所以你們要謹守遵行這約的話,好叫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亨通。

(申命記 29:9)


上面經節是摩西叮囑新一代以色列人的說話。在說這句話之前,摩西曾說:


「耶和華在埃及地,在你們眼前向法老和他眾臣僕,並他全地所行的一切事,你們都看見了,


就是你親眼看見的大試驗和神蹟,並那些大奇事。


但耶和華到今日沒有使你們心能明白、眼能看見、耳能聽見。


我領你們在曠野四十年,你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,腳上的鞋也沒有穿壞。


你們沒有吃餅,也沒有喝清酒、濃酒,這要使你們知道,耶和華是你們的神。


你們來到這地方,希實本王西宏、巴珊王噩都出來與我們交戰,我們就擊殺了他們。


取了他們的地給呂便支派、迦得支派和瑪拿西半支派為業。」


(申命記 29:2-8)


摩西在這裡向以色列人提說神過去給以色列人的祝福。


經文提到以色列人都看見大奇事,十災、過紅海、雲柱火柱都看見了,四十年他們都看見很多神蹟,但經文又說「但耶和華到今日沒有使你們心能明白,眼能看見,耳能聽見。」到底神在說什麼呢?


以色列人上一代倒斃在曠野,新一代進入迦南美地,上一代都曾親眼看見及聽見神蹟,但因為他們心裡剛硬,屢次叛逆神,一次又一次的試探神,沒有尊重神,他們雖然看見神蹟,心裡卻沒有明白,沒有思想神的作為,沒有領受神的愛。最終他們要死在曠野。摩西向以色列人說這話的用心,是要叫將要進入迦南美地的以色列人要明白、認識、知道和認定行神蹟的神。


神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是要讓以色列人學習如何敬畏神、認識神、知道神,訓練他們的信心,裝備他們有爭戰能力。摩西特別提到希實本王西宏和巴山王噩的交戰,這兩個地方的王都是雄霸一方的王,他們的戰績輝煌,非常的厲害,但以色列人都打敗了他們,奪了他們的地,並分給兩個半支派。這都是新一代以色列人親身經歷,親眼看見的。摩西提說神的大能和作為是要以色列人懂得作跟隨神的決定。


我們有看見神蹟嗎?我們會像上一代的以色列人即使看見,但也會當作看不見嗎?我們認識行神蹟的神嗎?我們明白神行神蹟背後的意義嗎?


摩西教導以色列人要回顧神行的神蹟,神曾施行的拯救和大能,思想神的愛和祝福,是教以色列人該如何面對過去的祝福,好叫他們在當中能作智慧的抉擇,腳可以踏上蒙福的道路,手所作的可以亨通。


我們的神是一位尊重人的神,神給了選擇權給祂的兒女,祂容讓每一個人自己做決定。雖然神是有無限的主權,但祂是不會介入個人的決定。摩西十分明白,所以他千叮萬囑以色列人要選擇跟隨神,要他們順從耶和華神與他們所立的約。


神愛世人,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經歷神的恩典和祝福,但這是不足夠的。人的心要靠恩典堅固才是好的,我們要回想:神在我們生命的祝福,所施行的神蹟,使我們能堅心緊隨主的心。我們作為基督徒是要過信心的生活,信心從何而來?除了神的話可以建立我們的信心,就是神所行的神蹟和人生命的見證。

默想與反思

  1. 摩西向以色列人說了一番什麼話?

  2. 為什麼摩西叫新一代的以色列人要回顧神蹟?

  3. 我們有看見或經歷過神蹟嗎?

  4. 我們應當如何看待神蹟?

我們一起禱告


神啊,求祢憐憫我們有不信的惡心,看不見祢在我們生命中所行的神蹟,雖然看見,但是卻不知道也不明白,沒有感恩和思想祢所行的神蹟,紀念祢的慈愛、恩典和信實。我們要更多的追求和認識祢和祢的作為,思想神蹟背後的意義,叫我們更加愛祢、 敬畏祢、 親近祢和認識祢。


感謝神,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。

詩歌推介

*瀏覽者可揀選在此影片的原本來源觀看影片 (影片來源: https://youtu.be/XYTtbthM4KI)

 
 
 

1 Comment

Rated 0 out of 5 stars.
No ratings yet

Add a rating
Guest
Mar 06, 2023

感謝主!祂一次又一次讓以色列民看見祂的神蹟,但他們心裡閉塞,眼睛瞎了,或是明天就忘記神是獨行奇事的耶和華,不將神的話語放在心裡。

今日來到將要進入迦南地之際,摩西還叮囑他們不可忘記神的恩典,不要再犯罪,免得神不將他們帶到流奶與蜜的美地,一無所缺之地。

主啊!求袮寬恕我們祇知享樂,不知背後神已爲我們預備我們生命的需要,不懂得感謝拯救我們的主,將榮耀歸予創造我們的主,常常還叛逆祂的旨意,我們看見很多見証,還不明白,還不曉得神的心意,袮就是叫我們活得豐盛,沒有瑕疵,過完全人的日子。

多謝主!給我們回轉歸向袮的機會,同享天國的福樂!奉主耶穌基督聖名獻上感恩的祈禱,阿們!

🙏🙏🙏

Like

©2022 by 金言甘雨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