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文:
我們若照他的旨意求什麼,他就聽我們,這是我們向他所存坦然無懼的心。既然知道他聽我們一切所求的,就知道我們所求於他的,無不得著。」
(約翰一 書5:14-15)
今天的經節提示的是:我們若照神的旨意求什麼,神就聽我們。
在創世記 18章23至32節記載亞伯拉罕按照神旨意的一個代禱事例。當神對亞伯拉罕說因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,祂要剿滅那城,亞伯拉罕便為城中的人代求。這是聖經所描述的第一個代求。
亞伯拉罕對耶和華說:「無論善惡,你都要剿滅嗎?
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,你還剿滅那地方嗎?不為城裏這五十個義人饒恕其中的人嗎?
將義人與惡人同殺,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,這斷不是你所行的。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?」
耶和華說:「我若在所多瑪城裏見有五十個義人,我就為他們的緣故饒恕那地方的眾人。」
亞伯拉罕說:「我雖然是灰塵,還敢對主說話。
假若這五十個義人短了五個,你就因為短了五個毀滅全城嗎?」 他說:「我在那裏若見有四十五個,也不毀滅那城。」
亞伯拉罕又對他說:「假若在那裏見有四十個怎麼樣呢?」 他說:「為這四十個的緣故,我也不做這事。」
亞伯拉罕說:「求主不要動怒,容我說,假若在那裏見有三十個怎麼樣呢?」 他說:「我在那裏若見有三十個,我也不做這事。」
亞伯拉罕說:「我還敢對主說話,假若在那裏見有二十個怎麼樣呢?」 他說:「為這二十個的緣故,我也不毀滅那城。」
亞伯拉罕說:「求主不要動怒,我再說這一次,假若在那裏見有十個呢?」 他說:「為這十個的緣故,我也不毀滅那城。」
亞伯拉罕是如何按着神的旨意求,以致他的姪兒羅得一家可以被拯救,得存活?
亞伯拉罕清楚神是一位公義的神,他相信神絕不會將義人與惡人同殺,將義人與惡人一樣看待,他肯定這斷不是耶和華所行的,也非他的旨意。所以他放膽向神求,求神憐憫。
亞伯拉罕是一個認識神的人。他知道神是滿有恩典和憐憫的神,神是不願一人沉淪的神,在彼得後書3章9節也有記載:神是「不願一人沉淪,乃願人人都悔改」的主。所以亞伯拉罕一次又一次的向神求,人數由五十人減至四十五人、四十人、三十人、二十人,至終到十人。神全都接納亞伯拉罕的代求。
我們為人代求的時候,明白神的旨意嗎?我們已按着神的旨意求嗎?我們認識我們的神是不願人沉淪的神,願人人悔改的神嗎?我們很容易看見人的惡行,便定了他們的罪,覺得他們已沒有得救,也斷定他們不會得着救恩,放棄為他們代求,這並不是神的旨意。
使徒保羅在提摩太前書 2章1節教導提摩太:「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、禱告、代求、祝謝」
現今的世代邪惡,當罪惡滿盈,便會招神的審判,但願我們效法亞伯拉罕有一份代求的心,不看環境,明白神的旨意,按着神的信實和公義為城市所有人代求。
默想與反思
為什麼亞伯拉罕能夠放膽為所多瑪和我摩拉代求?
亞伯拉罕認識耶和華是一位怎樣的神?
耶和華有垂聽亞伯拉罕的代求嗎?
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和蛾摩拉的代求,給我們什麼啟發?
我們一起禱告
神啊,我們要效法亞伯拉罕代求的心。神啊,祢是不願一人沉淪,但願人人悔改的神。現今世代邪惡,我們要為這世代懇切代求。神啊,祢是誠信公義的神,祢必會垂聽祢子民百姓的禱告,向我們的城市施行拯救。
感謝神,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,阿們。
詩歌推介
*瀏覽者可揀選在此影片的原本來源觀看影片 (影片來源: https://youtu.be/kfBiQux-qVM)
感謝主!看到一個場面,就是亞伯拉罕與神在山上遙望所多瑪城的塲面,他們在討價還價的談論,他們就像知心好友閒談一樣,那麼輕鬆。
亞伯拉罕的信心,他謙卑向神求,他知道我們的神是滿有憐憫的神,不願一人沉淪,但所多瑪,蛾摩拉找不到一個義人,祇有羅得一家可以逃離這次的災難!
求主憐憫今世代的人,我們若發覺教會弟兄姊妹犯罪,我們要好言相向,我們怎樣去處理呢?不要公開他們的秘密,祇可默默地爲他們代禱,也不可一次,二次,幾次就斷定 他們是無藥可救,就放棄!
求主給我們像袮的愛心,盡心盡力幫助他們脫離惡行,重行主喜悅的路,同得主的光照,活在主的光中,哈利路亞,榮耀歸給我主,奉袮兒子耶穌基督的名禱告,阿們!🙏🙏🙏